点击阅读全文

《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由发飙的芭蕉所撰写,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也是一部都市、重生、种田、全篇都是看点,很多人被里面的主角徐大民所吸引,目前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这本书最新章节第386章 终于换上了摩托车,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目前已写78.0万字,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徐二龙,都市种田,都市,种田,重生,年代,单女主书荒必入小说推荐!

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

作品介绍

《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小说是网络作者发飙的芭蕉的倾心力作,主角是徐大民。主要讲述了:可是,打架过程中,装黄鳝的桶子被踢翻,里面的黄鳝,全跑了“妈的,这半天,全白费劲了”杨四气得踢了桶子几下“我们再慢慢想办法抓吧”杨利民说“慢慢抓?”杨三没好气道:“要抓多久?你看,全村人都在抓黄鳝,哪还有那么多的等着我们抓?这从早抓到晚,才能抓多少?”杨利民道:“早知道,该给蒋军两块钱,让他再来帮着抓黄鳝”“屁”杨四骂道:“凭什么要给他两块钱?妈的,不劳而获,以后,不跟他往来”杨三...

书友评价

怎么有这么多圣母,对那么恶毒的亲戚讲人伦亲情,是受虐上瘾吗? 来自血缘亲人的恶毒更加不能原谅,不主动出手报复已经是有些心软。

写的很好,文笔好,内容好,很喜欢,但是更新的速度很难满足我的胃口啊,好难熬啊,有没有兄弟帮忙推荐推荐这种类型的书,希望作者大大也能推荐一下,感谢!

作者怕不是琼瑶的徒弟。

热门章节

第194章 这是来高调炫耀的

第195章 你不会是看上她了吧

第196章 大家都喜欢走亲戚

第197章 最好抽血抽死你

第198章 你把枕头塞高点

作品试读


这世上,大多数人,都是只能共患难,而不能同富贵啊。

在农村,普遍都穷的情况下,几块钱,就能试探出了人心。

“难怪你不让我们动手教训蒋军,这让杨利民他们一伙打他一顿,可比我们揍他一顿强多了。”缺牙齿笑。

“走,看热闹去。”喻平哈哈大笑,早前被蒋军放鸽子的郁闷一扫而光。

这真的比自己动手打人强多了。

看着他们狗咬狗一嘴毛多爽的啊。

“别去了。”徐二龙笑道:“还有正事要干。”

他将今天买回来的东西,大米,肥肉,分成三份,给了喻平一人一份:“这些东西,你们先拿回家吃。”

“这怎么行,这几天,我已经在你们家又吃又喝的。”缺牙齿拒绝。

“这是拿回家,让你家老人吃的。”徐二龙道:“你在我这儿呆着,你就不记得家里还有老人没吃的?”

放软了语气,他又道:“先把东西拿回去,回头,我还有事要让你们干。”

“好。”缺牙齿和喻平拿了东西,回去交给各自的家人。

缺牙齿提着东西回去,他奶奶就开始念叨:“你看你,整天不回家,天天跟在徐二龙身边逛,有什么好。”

缺牙齿不服气,把米袋和肉往桌上一丢:“喏,这是人家给你们的。简直是把人家的好心,当驴肝肺。”

缺牙齿的奶奶把布袋打开,哇,白花花的大米啊,还有一块肉。

“我天天捉黄鳝,人家同样是一毛钱一斤按钱给。我帮着把货送到县城,人家也付了十块钱的工钱给我。还惦记着你们没吃的,让我送东西回来,有哪儿出问题?”缺牙齿问。

一番话,质问得老人说不出话。

“唉,我们也只是担心,你和他一起,在外面打架惹事生非,只要不打架,我们当然也就不说了。”老人拿了肥肉,欢欢喜喜的去煮肉吃。

缺牙齿没在家吃饭。

在徐二龙家吃了几天,胃口被养刁了。

他可是在国营饭店下过馆子的人,还能吃得下家里的猪食?

他把东西搁下,数了数身上的钱。

这几天,他也抓黄鳝,连同今天帮着送货,也有二三十块钱了。

“给,这些钱,就是我这几天挣的。我现在是在认真的挣钱,说不定,过一段时间,我还有机会跟车跑长途,你们就偷着乐吧。”缺牙齿傲娇的昂着头,一副衣锦还乡的感觉。

两位老人真的老怀安慰。

缺牙齿又跑回徐二龙这边。

“缺牙齿,你现在开始,就去镇上,去萝卜儿那儿,帮着他一起收黄鳝。”徐二龙安排着事:“我现在没本钱,今天领的钱,已经付了前期的欠帐。”

“你去镇上帮着收黄鳝,同样一毛钱一斤,一律记帐,就象这边一样。每一笔帐,都要记得清楚明白,知道不?”

缺牙齿摸摸脑袋:“我努力。”

徐二龙正色道:“这不是你努力不努力的问题,如果有了差错,我们这么辛苦就打了水漂,明白吗?”

想到这儿,他心下叹气,这还是人手不足啊。

若是,徐大民一家,不那么吸血扒皮,他其实很想带着自己的家人,一起努力发家致富奔小康的。

至少,徐大民的文化水平,记账算账,应该不会错。

“那我现在就去,住在他那儿?”缺牙齿问。

“嗯,就住在他那儿,早上也帮着他把板车拉过来。”徐二龙事无巨细的交待。

早上蒋军的行为,给他敲了警钟。

这让缺牙齿住在萝卜儿那儿,其实也是防止再有类似的问题出现。

****

杨利民几兄弟,痛快打了蒋军。

小说《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