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人在古代,随手拿药成神医

经典力作《人在古代,随手拿药成神医》,目前爆火中!主要人物有刘明李小柔,由作者“闲暇一语”独家倾力创作,故事简介如下:听完刘明说的,冯胜更加佩服刘明了从县衙出来,已经不早了,刘明没有再去书院,直接回了大石村雪,还是没有停,看这架势,可能还要继续下第二天一早,刘明就去煤工坊吩咐,把所有库存的蜂窝煤拉去平安县,他怕雪这么继续下下去,后面不好往外送昨天晚上他回来,路都有些不好走了至于大石村和李家村需要的蜂窝煤,倒是可以再生产,毕竟距离不远,很好送事实证明,刘明的担忧是对的,接下来两天雪下得更大了,地上的积雪......

阅读最新章节


刘明无奈说道。

“怎么不适合了?这是我能拿的最好的店铺了,再好的店铺,我也很难再去跟家里要了。”

冯胜很是疑惑。

“不是这个店铺不好,是不合适。其实蜂窝煤炉销量最大的不是煤炉,是蜂窝煤球。所以我们不需要这么大的铺面,铺面有一小间就行,主要是要带库房或者庭院,用于存放蜂窝煤球。你懂了吗?”

“哦~,我明白了。就是地方小了是吗?那两个店铺都拿来卖蜂窝煤!反正成衣铺效益也不是很好。”

冯胜大手一挥,又加了一个店铺,真是壕。

刘明捂脸无语。

“不是的,你想想,只有你这有蜂窝煤球,买了煤炉的人,你根本不怕不买你的煤球对不对?”

“是这样没错!”

“他们煤炉要发挥作用,是不是只能找你买煤球?”

“是。”

“那你还怕煤球卖不出去吗?”

“是不怕。”

“而且,买了煤炉的人,你可以登记一下,直接把蜂窝煤球送上门,也可以叫一个人拉一车沿街叫卖。这样子,店里只卖应急的煤球就行,根本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刘明,你这脑子怎么想的,居然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

【嘿嘿,这都是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

刘明心里暗暗说道。

“我们村就是这样的,每天拉一车出去,谁家要就直接买,可以节省很多运力成本。”

“好,我听你的,换个地方。走,我们城南有一个铺子,院子很大,现在是饭馆,一直亏着,我们过去看看。”

两人又风风火火地去了城南。

城南没这么繁华,大部分是客栈和饭馆。

冯胜家经营的饭馆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

到的时候刚好是中午,两人点了些菜边吃边讨论。

不得不说,饭馆亏不是没道理的。

位置偏不说,饭菜还不好吃。

大厅不大,只有三张桌子,后院还有好几个雅间。

“嗯,这个位置不错,饭馆多,蜂窝煤炉可以卖给饭馆。这种煤炉饭馆肯定喜欢,还可以卖给客栈取暖,这两个地方都是大客户!”

刘明对这个位置很是满意,后院到时候把雅间东西都撤了,直接当仓库用。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卖给客栈和饭店。”

【那是因为你没见过后世每个房间都有空调的宾馆。】

刘明默默吐槽。

“可是这样子,那些普通人家就不好卖了,这边还是偏了一些。”

“前期也没那么多蜂窝煤炉给你卖,现在一天只能做十来个,你可以卖贵一些,后面加大产量了,你再卖便宜一些。”

“那我卖多少合适?你一个卖二两给我,我卖五两?翻两倍多,会有人买吗?”

冯胜心里很忐忑,他们经营的生意,一般能有一半的利润就不错了。

“保守了,前期你卖十两都有人买。”

刘明对于五两很是不屑。

煤炉前期绝对是供不应求!

“那煤球卖多少?先卖一文钱一个?”

“不行,煤球不能这么卖,煤球要薄利多销。蜂窝煤炉的优势就在于煤球便宜,煤球卖贵了,煤炉也卖不出去了。”

刘明制止道。

“煤球你卖一文钱三个吧,这样一个煤炉一天差不多三五文,也还好,大部分人家也能接受。”

“一天才三五文啊。”

冯胜觉得少了。

“你想想,你要是卖了一千个煤炉出去,这些煤球都从你这里买,单单卖煤球一天下来就是三五两的银子,除掉成本,一天卖煤球都能赚一两多银子。而且整个平安县你能卖多少煤炉出去?”

小说《人在古代,随手拿药成神医》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