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穿最乱的世,做最强的皇

精品军事历史《穿最乱的世,做最强的皇》,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裴元绍刘枭,是作者大神“东一方”出品的,简介如下:广县,城西集市中,人来人往,颇为热闹在裴元绍攻打广县时,街道上几乎是看不到人的所有的百姓,都躲藏起来,生怕黄巾贼入城劫掠如今裴元绍被杀,黄巾贼的威胁消失,躲在家里的百姓都出来了,忙着各自的事情街道上的商贩,也多了起来吆喝声,叫卖声,不绝于耳百姓神色新奇,走走停停,四处挑选着自己喜爱的物件儿忽然,一阵喧哗的议论声从街头传出,有惊呼声,有惊羡声,更有赞誉声……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各种声音......

在线试读


“啊,刘县令竟然在此。草民柳承,拜见刘县令。”

柳承也在听讲。

他准备离去时,忽然看到了刘枭,连忙就过来行礼。在柳承看来,郑玄是学术无双,只是现在围着郑玄的人太多,他未必挤得进去。如今看到了刘枭,便赶忙过来行礼。

刘枭颔首致意。

而因为柳承的缘故,其余的士子也反应过来,纷纷前来行礼。

“草民见过刘县令。”

“草民拜见大人。”

“拜见大人。”

……

一个个士子纷纷行礼,神色恭敬。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刘枭是广县的县令,是广县的父母官,士子自然得礼敬。

刘枭一一回礼。

士子们打了招呼,就各自离开。谁都清楚刘枭来拜访郑玄,必然要和郑玄交谈。他们留下,那便是没眼色了。

郑玄也发现了刘枭。

他听到士子对刘枭的称呼,知道了刘枭的身份。忽然,郑玄又想到他讲经的过程中,刘枭带人在外围坐下,没有打扰他。

对此,郑玄印象不错。

不久后,士子走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刘枭一行人。

刘枭带着周麟等人上前,他双手合拢,躬身的行礼道:“晚辈刘枭,见过康成公。”

郑玄道:“刘县令,请!”

县令来了,郑玄也没有怠慢。周麟递上了礼物,而一行人便进入宅子。不一会儿,又有人拿了炭盆进来,摆放在厅中,驱走厅中的寒意。

宾主落座。

刘枭面带微笑,说道:“康成公莅临广县讲解经学,真是广县士子的荣幸。晚辈也读了几本经学,但一直不甚了解。听了康成公的一席话,真有豁然开朗之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郑玄谦虚道:“刘县令谬赞了,老夫不过是略微讲解,不值一提。”

不过,郑玄也满面笑容。

因为刘枭对他的称赞,说到了郑玄的心坎上。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样的称赞,是对一个师者的最高褒奖了。

这是郑玄的荣耀。

刘枭话锋一转,询问道:“听康成公之言,在广县逗留一两日后,就准备离开吗?”

“是!”

郑玄回答道:“老夫原本住在高密县,但如今的北海国,贼匪肆虐,百姓不宁。老夫在高密县,也难以安心治学讲学,所以打算去徐州避难。只是道路不通,绕道齐国再南下。”

刘枭问道:“康成公初到广县,您认为广县如何?”

如今的广县,颇为安稳。

入冬日,一些百姓家境困难,缺衣少粮。刘枭特地开设粥篷,为百姓施粥,更筹集衣物,让百姓不至于挨饿受冻。这也是刘枭拿下了祝家,得了无数的钱财和粮食,才有这般底气。

而官府方面,在刘枭的整饬下,官吏的作风焕然一新,广县百姓对刘枭的评价颇高。

郑玄来的路上,也听百姓谈及了刘枭。他捋着颌下长髯,不急不缓的说道:“刘县令年纪轻轻,治理广县颇有成效。广县不受贼匪侵袭,百姓安居乐业,也算是一方乐土。”

刘枭道:“既是乐土,康成公何不暂住广县呢?”

郑玄眉头微皱。

他之所以去徐州避难,是因为徐州有熟识的人,便于他治学和讲学。如果留在广县,以刘枭今日的姿态,恐怕会时常打扰。

郑玄不喜欢官场来往。

刘枭知晓郑玄的事迹,知道郑玄不愿意和官场扯上关系,直接道:“康成公放心,您在广县治学讲学,本官绝不打扰,也不干涉。之所以请康成公留在广县,是希望广县的士子能有所收获。康成公在徐州能治学讲学,在广县也一样。”

小说《穿最乱的世,做最强的皇》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