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今天要推的小说名字叫做《重生朱由校,打造日不落大明帝国》,是一本十分耐读的重生、历史、作品,围绕着主角朱由校之间的故事所展开的,作者是玄武仙墓。《重生朱由校,打造日不落大明帝国》小说连载中,最新章节第288章 最好的时代,作者目前已经写了64.6万字。

重生朱由校,打造日不落大明帝国

一、作品简介

军事历史《重生朱由校,打造日不落大明帝国》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玄武仙墓”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朱由校魏忠贤,小说中具体讲述了:大明官员的俸禄那是出了名的低,那些位置高的、权利大的,每年夏天有地方官员送来的冰敬,冬天有碳敬,逢年过节的,送礼的也是络绎不绝,他们即便不靠俸禄,也能过的相当滋润。可是那些职位低的官员的日子,可就没那么好过了,尤其县级的地方官员。按照大明的制度,一个县衙,只有县令、县丞等几个少数人员才有资格领取朝廷...

二、书友评论

有点逻辑性,但看起来没有其他那么感兴趣,不知道是否权谋套路太多,躺平太多进展太慢太少上帝视觉吧。

除了点头就是点点头,作者你别点出来颈椎病[奸笑][奸笑]

我觉得大大写的是真正的大明皇帝,不管是东厂还是锦衣卫都用得非常好,权谋非常棒[赞]

三、章节推荐

第171章 明事理的百官

第172章 唯有万世留名,方为吾之所求

第173章 事无对错,人分好坏

第174章 证据,不一定要搜的

第175章 印泥

四、作品阅读


看着所有人都跪下了,王安这才展开诏书,朗声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自幼长于宫中,一应吃穿用度,皆予取予求,从不曾想过官员、百姓之艰难。

然,朕听闻,一部堂官者,一年奉银也不过区区一百五十两,尚不及朕之一身常服,又如何养活一家老小?

众爱卿生活如此之艰难,朕甚感心痛。

朕决意,违背祖宗之法,为重爱卿提高俸禄,以保众爱卿用度无忧,钦此!”

随着王安宣读完毕,所有官员的大脑,全都出现了短暂的空白。

提俸禄了?这是真的?

一百多年,足足一百多年呐,总算是加俸了,苦日子终于熬出头了!

想到这里,那些低级官员,差点儿就开心的跳了起来,全然忽略了圣旨当中那句:违背祖宗之法。

“臣等接旨!!”

不待首辅发话,后排的那些小官以及那些日子拮据的言官、御史们,纷纷叩首谢恩。

身为户部尚书的韩爌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可是担心众怒难犯,只得将话又憋了回去。

大明官员的俸禄那是出了名的低,那些位置高的、权利大的,每年夏天有地方官员送来的冰敬,冬天有碳敬,逢年过节的,送礼的也是络绎不绝,他们即便不靠俸禄,也能过的相当滋润。

可是那些职位低的官员的日子,可就没那么好过了,尤其县级的地方官员。

按照大明的制度,一个县衙,只有县令、县丞等几个少数人员才有资格领取朝廷的俸禄,其余的都得靠县令自己想办法。

没钱,就没人办事儿,没人办事儿就是无能,就会丢官,没办法,只能去贪。

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定制了那么多严苛的酷刑,杀了那么多人,仍旧无法遏制官员贪腐的主要原因。

毕竟没几个能做到海瑞那样,都需要穿衣吃饭的。

虽说靠着涨工资就想避免贪腐,有些痴人说梦,但起码能够为那些一心办事儿的赤诚之人提供一份保障,多几个清官,总比多几个贪官要好的多。

看着朝臣们,全都叩首接旨,朱由校这才点了点头,面上闪过一丝笑意。

朱由校今日发这道“恩旨”,目的有很多。

第一:想要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威信,获得多数官员支持,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工资。

第二:俗话说,有一就有二,今天百官接了一次中旨,往后就会有第二次,以及无数次,为自己以后提拔其他人铺路。

第三:提高俸禄,就是为了消弭官场之中那种“和光同尘”的风气,降低自己将来惩治贪腐的难度。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是为了去堵住某些人的嘴,尤其是动不动就拿祖制说事儿的那些人,为自己日后改革铺路。

随后朱由校看向韩爌:“韩爱卿,为百官加俸一事,就由户部来负责。

内阁大学士每年的俸银,加到一千两。各部堂官,加到八百五十两个,各级官员以此类推。

另外,无论朝内、朝外的大小官员,每年多赏一匹丝绸,两百石禄米,以贴补家用。”

韩爌恭声道:“臣,遵旨!”

这是一个做好事儿,博名声的机会,韩爌没有理由去拒绝。

大明的官员,是一群非常有意思的官员。

有阉党的时候,他们就一起对付阉党,没有阉党就对付内阁,当内阁人员不统一的时候,他们就分成几派互相对付。

小说《重生朱由校,打造日不落大明帝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