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白袍

军事历史《白袍》,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篇军事历史,代表人物分别是莺儿高公公,作者“一夜风迷”精心编著的一部言情作品,作品无广告版简介:明武帝回身对依旧躬身的杜仲舒微笑说:“杜老不必紧张,朕方才只是庆幸本朝人才辈出,对了,你是否询问白衣书生家住何处?”被明武帝询问,杜仲舒一张老脸露出尴尬,苦笑道:“陛下不知,此子虽才华出众,但过于桀骜不驯,臣问他是否有功名在身,他却说自己不过一穷书生,而后大言不惭说当今科考寒门不会出贵子,臣当时一怒...

免费试读

当微风轻拂令树叶发出莎莎声,明武帝等人方才回味。

“杜老,请问您是在何处遇见的白衣少年书生?”

一直安静站在一旁的秦韶清俏颜绯红的对杜仲舒询问。

明武帝起身走至树下,单手背负身后,面上略显复杂沉声说:“若朕推断不错,杜老今日定是去看望了前朝飞将军李沐,是也不是?”

杜仲舒紧忙躬身上前:“回陛下,臣今日的确是去看望李沐,与李沐分开后,原本想在半山腰歇息,凑巧遇到了白衣书生,正巧白衣书生与身边侍女在谈论李沐,臣才与之交谈,对其讲述了关于李沐的事,白衣书生才脱口念出如此上乘佳句。”

安国公见杜仲舒额头已渗出冷汗,当即笑着为其解围:“杜老,陛下不会怪你,还是说说那少年白衣书生,能做出此等佳句之人,必有大才,陛下如今正苦愁无人可用,今天你算是立了大功一件,陛下高兴还来不及,岂会怪罪你去探望李沐。”

杜仲舒对安国公投去了感激。

明武帝岂会不知安国公是在提醒自己不要为前朝的事来怪罪当朝臣,毕竟当年李沐做的没错,若不临阵抗旨,当初大靖必败无疑,只是先皇碍于面子,盛怒下罢免了李沐。

明武帝回身对依旧躬身的杜仲舒微笑说:“杜老不必紧张,朕方才只是庆幸本朝人才辈出,对了,你是否询问白衣书生家住何处?”

被明武帝询问,杜仲舒一张老脸露出尴尬,苦笑道:“陛下不知,此子虽才华出众,但过于桀骜不驯,臣问他是否有功名在身,他却说自己不过一穷书生,而后大言不惭说当今科考寒门不会出贵子,臣当时一怒离开,并未询问其家住何处。”

明武帝面现失望,但并未责怪杜仲舒。

“陛下,韶清认为,杜老遇见的白衣书生定然正是陛下苦苦寻觅的白衣军帅,去年冬至,韶清就在塞北雄关,虽不曾与白衣军帅见面,但在关下亲眼目睹白衣军帅风采,的确是一位傲骨书生,今日,连续出现两位少年白衣,前者为陛下解忧,令高句使臣拜服,后者再出佳句,韶清认为,对方必然是白衣军帅无疑。”

秦韶清上前一步,不顾父亲安国公眼神制止,仍坚持的对明武帝说出心中想法。

明武帝双目微眯,深深看了秦韶清一眼:“若在见白衣军帅,你可否认出?”

“回陛下,韶清定能认出白衣军帅!”

秦韶清掷地有声的回道。

明武帝微点头,双眸深邃,转身看着面前千年古树,口中朗念。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此等才子,必为朕所用!”

秦韶清抿抿嘴,咬了咬银牙对明武帝躬身说:“陛下,韶清愿去城外寻觅白衣书生。”

杜仲舒看向安国公,后者一脸无奈摇头。

“好,朕准你去寻觅少年白衣,若能寻到,朕答应你三件事。”

明武帝脸上挂着微笑对秦韶清做出承若。

杜仲舒听的睁圆了双眼,暗骂自己怎就不如秦韶清这般抓住机会,明武帝亲口许诺,这可是求之不得啊!

“韶清只要陛下答应臣女一件事。”

秦韶清娇颜浮着决绝对明武帝说,安国公闻言当即声音低沉对她训斥:“丫头,乱弹琴,陛下金口玉言,岂是你说不要便不要。”

明武帝也是微挑眉,但他并未动怒,反而语气温和对秦韶清问:“说与朕听。”

秦韶清当即跪拜在地,低着头对明武帝说:“恳请陛下下旨解除臣女与白羽婚约,白羽整日游手好闲沉迷酒色,这等纨绔,不配臣女下嫁,还请陛下开恩!”

一口气说完,秦韶清便一头磕在地,口中继续说。

“自从臣女在塞北雄关领略白衣军帅风采,认定那才是大靖男儿本色,少年白衣虽为一介书生,但胸藏万卷,运筹帷幄,令樯橹灰飞烟灭,立我大靖天威,为陛下横推塞外,韶清心中唯有白衣,再难心属他人,臣女请陛下做主!”

明武帝听的动容。

安国公气的胡须颤抖,手指秦韶清一句话也说不出。

杜仲舒低眉垂目。

稍许后,明武帝眼中闪过玩味,心中暗思。

“白羽啊,若你真如母后说的不是纨绔,那朕倒要看看,你是否真的心怀才学不愿为朕效力。”

小说《白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