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回到明朝科技兴国》中的人物设定很饱满,每一位人物都有自己出现的价值,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引出了朱由检的故事,看点十足。《回到明朝科技兴国》这本连载中回到明朝科技兴国,余生,都市脑洞,都市小说目前更新到了最新章节第1424章 短暂的盟约,已经写了260.2万字,喜欢看都市脑洞、都市 而且是都市、大佬小说的书友可以试试。

回到明朝科技兴国

作品介绍

《回到明朝科技兴国》小说是网络作者席风万里的倾心力作,主角是朱由检。主要讲述了:有道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本次新式科举将彻底摒弃八股文章,与旧制将有本质区别,各接到圣旨当地必须严格组织开展,不得向下瞒报,不得曲解圣意,不得偏袒旧制,不得加以限制,不得违规宣传,不得拖延耽误”六不得,背后映照的是朱由检对此次科举改革的重视,与其说是改革不如说是尝试,只有更快更好的将大明的百姓,尤其是读书人从八股文章的炼狱中拯救出来,从旧制中那些道貌岸然的治国文章中拯救出来,才能够...

书友评价

真心不错,就是好短[快哭了][快哭了][快哭了]每次更新我都舍不得看,然后积攒20多章,然后一次看个爽[快哭了][快哭了][快哭了][快哭了] 自我认为书没有什么太大的爽点,都是一个个的小爽点集合而成,不会像大爽那样一个爽点后会让人索然无味,然后养着养着书就不想看的感觉

我从不自私 只是缺少让我放下自私的种子

看番茄这么多年,只有镇妖关在书架里一直放着,过段时间回来看这本书也还会被吸引[求爆更]

热门章节

第479章 木牌

第480章 新一届,新生大赛

第481章 无法落笔

第482章 第二次攻城

第483章 三分钟

作品试读


魏忠贤自然从中听出来了朱由检话之外音是什么意思。

最后一次会如此了。

何为如此?

其实说的却是在面对如此局面之时,皇爷近些日子所做的努力却没有一个能够派的上用场的。

想到这,魏忠贤也是心中微微一叹。

但很快,他那垂垂老矣的身体却重新焕发出了活力。

我魏忠贤就是要当皇爷的狗,当全天下最忠心的那条狗。

接下来,便是其急匆匆的下去按旨意调动安排。

而在另一边的内阁内,此刻却因为朱由检一纸关于改革科举的旨意闹翻了天。

“科举制度安能如此之改..更荒谬的是将乡试、会试的权利都收回至吏部,这该如何和地方解释啊...”

内阁众阁老此刻萦绕眉间的愁容,倒是不对于朱由检此次改革的愁容,而是若内阁一点都不修改的话,那么不光是打破延续下来的科举传统,而是..那

最重要的一点,却是所有人故意避之不谈的一点。

那就是划分各省的考生录用名额,拉平均线后制定合格线,不再由主考官裁定。

任谁都能一眼看出,皇爷此次这番改革的优越性所在,比起过往来看将更加公平,可问题就在于这公平二字之上。

眼下。

大明朝科举制度之黑暗其实也是朱由检此番要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

江南士子大量挤占北方学子的名额。

甚至出现了连年殿试无北方学子之荒唐景象。

可眼下倒好,朱由检直接将后世高考那一套原封不动的搬了出来,这可急坏了这些阁老们。

“这..陛下此番举措当然是好...可这也太急了..要是能再留些时间就好了..”

刚刚坐稳内阁宰辅之位的黄立极却一反常态般的冷静。

只是坐着却没有参与这场讨论。

见众人争吵许久却还是拿不出个主意左右为难之际,黄立极站起来接过了那张薄薄的拟旨,:“诸位阁老不介意的话,就由我这老骨头跑一趟宫里吧,但我丑话说在前头,若是皇爷此意已决,各部都不要想着掉链子,不然我怕各位项上人头难保。”

黄立极此言一出不可谓不惊悚,其中带着的即是对内阁同僚能力上的无奈。

又带着对崇祯帝的期盼,自打这崇祯帝即位,做出的每一件事情黄立极都看在眼里,但这些事情大多都没有经过内阁,而是交由魏忠贤控制的六部或东厂直接执行。

这番举措虽处处不合规矩,但黄立极却异常的清醒,他深刻的清楚眼下的大明是什么样的情况。

一轮又一轮针对于朝堂之上那些贪官污吏的举动,黄立极有时在晚上府中想起都不禁拍手叫好,乱世当用重典,若还是如天启帝一般避重就轻,这大明危局将永无缓解之日。

可为何此次针对于整个大明朝堂的大清洗,内阁却在其中巍然不动呢?

主要是因为此刻的内阁虽说名义上依旧是内阁,但实际上眼下内阁众人,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除了李国普还勉强算得上是正直以外,那都是彻彻底底的拥皇党。

自然波及不到他们。

所以内阁才没有直接的将崇祯帝的拟旨直接打回去,要是换做历史上记载的明末时期,东林文官体系把控之下的内阁。

恐怕朱由检连这样的想法都不敢有。

直接不可能送得到的。

朱由检到后期与其说是能够对各种小事微操,不如说是只能微操,大方向都是内阁已经制定好的,虽说谈不上架空,但实际上皇权已经被极大的削弱了。

但!

眼下不一样!

皇权依旧充沛!

拥皇党逐渐把控朝堂!

这是很好的迹象。

进宫之后的黄立极已然不复在内阁众人面前的硬气,而是一边走一边额头冒汗,因为他知道这封拟旨多半皇爷已经是拍了板,想要阻拦恐怕很难,但他还是要来。

“微臣黄立极..求见..”

“进吧!”

到底还是内阁宰辅,宫中也没人阻拦,虽是慢步但还是到了。

“陛下..恕臣拙见,此番科举改革之建议,还请陛下收回旨意..”

话落,朱由检轻轻放下了手中用来批红的朱砂毛笔,简单归拢一下台面,便起身坐在了类似于客厅中的主位上,还示意黄立极找个位置坐下来。

“说说为何?是朕拟旨中有何纰漏吗?”

黄立极答道。

“陛下此次关于科举制度之改革没有任何有纰漏的地方,虽不知陛下亲自拟卷之考题,但仅从规则来看,已然优越于眼下大明科举制度数倍..”

“那为何你今日要来求朕收回旨意呢?”

见黄立极畏畏缩缩,似说非说的讲了这么多废话,朱由检也是直截了当的想要知道为什么。

相比于魏忠贤,其实对于黄立极的了解朱由检也是很多的,作为崇祯之朝开局时的内阁宰辅,其虽说偏靠魏忠贤,可据史料记载,当时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下的投靠。

因为在当时的朝堂之上看来,若是不能够靠着魏忠贤,那么别说前途,就是活命都成问题。

更别说,就连崇祯一朝之崇祯二字,都是黄立极想出来的,足以见得原本的崇祯之帝对于黄立极的看重,只不过后来随着东林对朝堂的影响,以及不断的裹挟大义对原来的朱由检疯狂洗脑之下,逐渐对内阁众人失去信任。

但眼下的朱由检对于黄立极还是颇为欣赏的,毕竟这已经是难得的人才之一了。

可用之人..不多啊。

所以他很想听听黄立极如何说。

“回禀陛下,陛下所拟旨意内容却无问题,问题出在执行上,眼下我大明户部空虚,原先科举有各个地方贴补,尚且能够勉强运行,但已经出现了南北方考试无论是场馆、考官配备上的巨大差异,甚至南北方考试回答试卷所用之纸都差异颇多,南方用纸多为上好宣纸,高者达数十文一张,北方用纸多为棉麻草纸,渗墨严重,导致很多考生不得不放弃毛笔,转用竹尖沾墨。”

“而眼下一旦要..改革,那全部的开支都将一次性压到朝廷的头上,户部实在没有多余的银子啊...”

小说《回到明朝科技兴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