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今天要推的小说名字叫做《重返1985:我的军工帝国》,是一本十分耐读的都市、作品,围绕着主角秦文明之间的故事所展开的,作者是华东之熊。《重返1985:我的军工帝国》小说连载中,最新章节第1517章 坟前对谈,作者目前已经写了273.8万字。

重返1985:我的军工帝国

作品介绍

《重返1985:我的军工帝国》小说是网络作者华东之熊的倾心力作,主角是秦文明。主要讲述了:光芒再次在秦文明身边闪亮,他的心刚刚要放松,却突然更加紧张起来了如果能回去,那当然再好不过了,如果要是去了另一个世界呢?自己以后要成为游走在不同平行世界里面的孤魂野鬼了?他的紧张只是存在了瞬间门被推开,外面是枯黄的野草,一人多高回来了吗?秦文明向四周看去,筒子楼是一幅破败的模样,和昨天来的时候几乎一模一样筒子楼顶部的树木,还在风中摇晃着“秦工,秦工…”远处的山岭之间传来了呼唤声音还不少...

书友评价

造孽啊,小时候吃饭吃了上顿没下顿,长大了看书看了上章没下章。而且二猫还一句话卡在下章。看了镇妖关后。别的书都入不了眼了,咋办?二猫你要为我们负责啊 二猫哥,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可以,咱们能不能披上妖怪的皮去妖族搞事情??妖装人难,咱人装妖不比妖装人简单多了,起码很多妖的体型都比人大多了,里面挖空了人进去装个妖去妖族玩儿一圈,搞搞好(破坏)事儿,不是快乐?

并且感觉挖坑这方面写的不好,让人莫名其妙的,比如余生龙纹棍的第四能力模仿妖兽气息,就是突然就拥有了

大哥,屯的300多章根本不够啊,你不能码一整天字么?

热门章节

第984章 求求你,让我装一下吧

第985章 你特么不君子

第986章 尊严,还是生命

第987章 召唤,余生

第988章 小南的价值论

作品试读


外面说话不方便,毕竟是兄弟单位的车把秦文明给送来的,进了会议室之后,都是自己人,就连秦宝山也坐在了那里,眼巴巴地看着秦文明。

等到秦文明把这次的经过详细地说了一遍,大家伙都只剩下感慨了:秦工这次出差,居然会有这样的一番际遇,想都不敢想啊!

“也就是说,这些研发经费都是给我们研发红旗-2导弹改款的相控阵雷达用的?”周建国最后总结道:“这也太多了啊,我们哪里花得完啊。”

“周厂长,谁会嫌自己的钱多啊。”秦文明笑着向周建国说道:“咱们771厂原本就是生产雷达使用的电子管,现在有这么一个好机会,咱们要把握住啊,搞好了,以后咱们就会是行业里面的老大。”

“没错,秦工,咱们都听你的。”周建国说道。

“其实,给3531厂搞配套的相控阵雷达,这个并不难,这笔钱花上十分之一就够了,咱们厂趁着这个机会,迅速做大做强,进军咱们的机载雷达领域,把平板缝隙雷达给搞出来,弥补咱们军队的空白。”

最初的雷达天线都是一个锅盖,这种方式辐射电磁波的效率很低,想要实现很大的功率,那天线就得做大,这样的话,转动起来就困难了,在战斗机上更是难度很大。

所以,设计师就想出来了一个主意:把锅盖放在前面不动,把馈源放在后面,就形成了独特的倒置结构,俗名叫做倒卡天线,哪怕就算是苏-27和米格-29,用的都是这种天线。

而这种方式在西方早就淘汰了,先进的机载雷达已经进入到了平板缝隙雷达天线的时代。

这是采用金属波导效应设计的雷达,天线外观看起来就像是一块板子开了一堆非常细的缝隙,这个缝隙的宽度需要是电磁波波长的一半,外壁通常是导电良好的金属,这样电磁波就会在缝隙内不断反射前进,最终形成平行射束。

雄猫战斗机的雷达那么牛,就是因为使用了这种雷达,而米格-25的雷达传说能烧死兔子,就是因为效率低,大部分的能量都变成了热能。

但是,这玩意儿可不容易,它需要精密加工的能力!老毛子就是因为加工精度不够,所以一直搞不出来。

国内的雷达技术是相当落后的,歼八战斗机改出来了两侧进气,把机头空出来了,却没有合格的雷达塞进去,后来把两架送到美国人那里去搞了和平典范工程,结果却被美国人给摆了一道。

只有自己有才行!

既然有了这么多的科研经费,当然要多搞一些东西了。区区一个相控阵雷达还能花多少钱?

相控阵雷达的技术并不复杂,国内早就有了,不过它首先是用在远程预警上的,毕竟雷达体积特别大的时候,天线就不方便转动了。

相控阵雷达用的是改变电磁波相位的方式,来实现了雷达波束的调整,天线就不用动了,这样自然会更方便。

之后逐渐小型化,用在了很多防空导弹系统上,比如老毛子大名鼎鼎的S-300导弹,用的是就是相控阵雷达。

作为军工专家,秦文明对这些都很熟悉,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就搞出来。

真正有难度的是主动相控阵雷达,或者说叫做有源相控阵雷达。

现在的这些被动或者叫做无源相控阵雷达,后面还是一个主雷达发射机,电磁波还和锅盖天线一样向外辐射,只不过是这个平板的雷达天线上有大量的移相器,改变电磁波的相位,实现了全空域的扫描。

小说《重返1985:我的军工帝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