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军魂烙印

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军魂烙印》,是以萧帛婷萧依蔚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烈鹰少校”,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杜军长副司令长官台鉴:敌与我接触战自十九日,激战至二十八日,凡十余日矣我已濒弹尽粮绝之境,官兵两日无以果腹,仍固守同古铁路以东阵地……自交战之初,敌势之猛,前所未有,尤以二十四日至今,敌机更不断轰炸,掩护其战车纵横,且炮兵使用大量毒气弹,昼夜轮番向我阵地进攻……援兵不至,我虽欲与同古城共存亡,然难遏倭寇之凶焰……何益之有?第5军200师师长戴安澜1942年3月26日同古城内一名浑身伤痕累累的上......

在线试读


“倭寇不除,何以为家!”

杨成峰有些愧疚的小声默念着,又拿出了那个黑色的本子想要给自己“坚定信念”,只是在这片“黎明前黑暗”的地方,又有灯火管制,黑漆漆的根本看不到上面的字,只好合上默念,很快他就进入了梦乡。

不知道过了多久,杨成峰脚下一吃痛,感觉被人狠狠踢了一脚,接着就听见萧天河那有些沙哑的嗓音:

“吃饭了,吃饭了,不想吃饭的就继续挺尸!”

听见这几个字,9连的官兵们纷纷急不可耐的跳起来,跑到炊事班的大锅前盛饭,热气腾腾的米饭让不少士兵的脸上都充满了一股满足感和幸福感——这是两天来他们第一次吃到热的东西。

“吃快点,一个个都跟饿死鬼似的!今天不打仗,修工事挖战壕,吃饱了都给我买点力,接下来咱们还指着这个东西来对付鬼子呢。”萧天河手上挎着枪一边巡视一边骂道,目光除了在自己人这边,也在警惕的盯着四周,防止有什么敌人穿插过来——他又一如既往的赶在所有人面前和小南京一起吃了顿饱饭,然后才开始维护吃饭的秩序。

杨成峰也站起来排队去吃饭,尽管很多士兵都让他先去,但是他还是保持着队列,排在士兵后面去吃饭。借着这个机会,杨成峰才借着正午的阳光仔细端详了一下脚下的战壕和工事——这根本就是一片没有修好的战壕,深度不到半米,也没有任何防炮洞,起不到防护作用,甚至地面上还有不少碎石,打起来二次杀伤足以要人命。

萧天河走了过来,拍了拍杨成峰:

“一会儿吃完饭,我带队前往目的地,你在队尾警戒,别让人掉队,也别让人逃跑。前几天1连又出了个逃兵,毙了,我不想咱们连出这种事情。”

“连长?那这里……不是我们的驻扎地吗?”杨成峰看了看周围,很显然,如果是他负责建立防线,这里肯定是最适合部署防御的位置。

萧天河诡异的笑了笑,然后小声说道:

“小鬼子也知道这里合适布防,不过他们脑子不会转弯,这里就是给鬼子预备的,最早是雇缅甸人来挖了个开头,然后把他们遣散了,相信鬼子已经知道位置了,我们有伪装网,他们的侦察机看不到战壕的深度,到时候咱在这里摆上点钢盔,看着就和真的有部队驻扎一样。等鬼子进攻的时候,让他们的炮兵随便炸,我看他们有多少炮弹。等他们的步兵上来了,跑到这里了,在咱们的炮火面前跟靶子也没区别了。”

杨成峰有些佩服的点了点头——这是在军校里绝对教不到的防御战术,但是看着日军缓慢的推进速度和自己这边还有77个人的兵力,就足以说明这种战术的有效性。

在吃完午饭后,他们很快出发,抵达了预定地点。这里是一片被各种伪装覆盖的复杂地形,从空中侦察根本看不出下面隐藏着部队。而周向远则带着几个人在那片“预设阵地”上留了下来,作为观察员和应对日军侦查人员的手段,同时,后方还送来了一些“草人”,外面裹上国军军装,头戴钢盔,内部稻草填充,从远处看,这里俨然是一副大军集结,严阵以待的样子。不过只要日军炮一响,所有的“真人”就会飞快的回到这里真正的阵地上,等着日军进入这里给他们准备好的战场。

小说《军魂烙印》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